第一阶段:从一个痛点到一个“能用”的私有方案
作为开发者,我们对效率的追求是无止境的。对我而言,将技术灵感转化为一篇线上博客文章,中间的发布流程总是一个难以忍受的“效率黑洞”。传统的“登录后台-复制粘贴-调整格式”不仅枯燥,更是一种对创造性思维的干扰。
我的目标很明确:构建一个能让我通过 AI 代理(在我的工作流中是 Gemini CLI)直接从终端完成发布的自动化流程。
经过一番探索和调试(包括踩了在 REST API 环境下调用 WordPress 编辑器函数的坑),我们成功打造了一个有效的私有解决方案:
- 核心:一个名为
ai-post-creator
的自定义 WordPress 插件。 - 机制:插件提供了一个私有的 REST API 端点 (
/wp-json/ai-creator/v1/create-post
)。 - 认证:使用 WordPress 的“应用程序密码”进行基础的 Basic Auth 认证。
- 功能:接收包含标题和 Markdown 内容的 JSON 请求,在服务器端使用
Parsedown
库将 Markdown 转换为 HTML,并直接将 HTML 写入post_content
字段来创建文章。
这个方案非常成功,它解决了我的核心痛点,让我能用一条指令完成发布。但它本质上是一个“孤岛”——一个为特定场景、特定工具定制的封闭方案。如果我想接入新的 AI 模型,或者让其他工具使用我的发布功能,我就必须为它们重新编写适配逻辑。
这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我们该如何构建一个能被广泛、安全、可靠地集成的 AI 工具生态?
第二阶段:引入行业标准——模型上下文协议(MCP)
就在我满足于我的私有方案时,一个更具前瞻性的概念进入了我的视野:模型上下文协议(Model Context Protocol, MCP)。
MCP 是由 Anthropic 推出的一个开源协议,其目标远比我那个小小的自定义 API 宏大得多。它旨在为大语言模型与外部工具之间,建立一个安全、标准、双向的连接。
MCP 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了 AI 工具集成的三大难题:
标准化 (Standardization):MCP 定义了一套通用的“语言”。工具不再需要为每一个 AI 模型定制 API。反之,任何支持 MCP 的模型都能与任何支持 MCP 的工具进行无缝对话,极大地降低了集成成本。
安全性 (Security):我的方案用的是简单的应用程序密码,而 MCP 则提供了一套更强大、更规范的认证与授权框架。这意味着工具的权限可以被精细化管理,确保模型只能执行它被允许的操作,这对于企业级应用至关重要。
双向通信 (Bidirectionality):这是 MCP 最具革命性的一点。它不仅支持“模型 -> 工具”的指令下达,更重要的是,它规范了“工具 -> 模型”的结果反馈。工具可以以结构化的格式返回成功的结果、清晰的错误信息或任务的中间状态。这使得 AI 代理能够真正理解任务的执行情况,并据此做出更智能的后续决策(例如,在发布失败时自动尝试修复或向用户报告具体的错误原因)。
第三阶段:展望未来——将我们的插件“MCP化”
理解了 MCP 之后,我重新审视了我的 ai-post-creator
插件。它虽然能用,但与一个真正的“AI工具”相比,差距是显而易见的。
那么,如何将我们的私有插件升级为一个符合 MCP 规范的、开放的工具呢?
这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构:
- 认证层:放弃简单的 Basic Auth,转而实现 MCP 定义的、基于 OAuth 2.0 或其他更现代的认证流程。
- 能力描述:插件需要提供一个符合 MCP 规范的“清单”(Manifest),用标准化的格式向外界声明:“我是谁?我能做什么(比如
create_post
)?我需要什么参数(title
,content
)?” - 通信协议:API 的端点、请求和响应体都必须遵循 MCP 的标准格式。这意味着,当 Gemini CLI(或其他任何支持 MCP 的模型)想要发布文章时,它会先读取我们插件的“清单”,然后构造一个标准的 MCP 请求。我们的插件在处理完毕后,也会返回一个标准的 MCP 响应。
一旦改造完成,我们的 ai-post-creator
插件将发生质的飞跃。它不再仅仅是我个人工作流中的一个私有组件,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被整个 AI 生态系统发现、理解和安全使用的、开放的“WordPress 发布工具”。
结论:从解决问题到拥抱标准
这次探索之旅,是一次从“解决自己的问题”到“思考行业级解决方案”的认知升级。我们从一个具体的需求出发,通过一个定制化的方案快速验证了想法。但技术的真正魅力在于构建可扩展、可协作的生态系统。
拥抱像 MCP 这样的开放标准,正是将个人创新融入宏大愿景的关键一步。我们的 ai-post-creator
插件,从一个简单的脚本到一个符合 MCP 规范的工具的演进之路,正是通往下一代 AI 应用开发的必经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