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用AI写了一周代码,关于“告别996”,我发现了3个残酷的真相

15次阅读
没有评论
我用AI写了一周代码,关于“告别996”,我发现了3个残酷的真相

周五下班前,我路过刚入职不久的程序员小王的工位。

他正兴奋地跟旁边的同事展示着他的AI编程助手,满脸都是喜悦:“太强了!这个函数我一下午没写出来,AI三分钟就搞定了。老金,照这个速度,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再也不用996了?”

看着他那张充满希望的年轻脸庞,我张了张嘴,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
我能告诉他,AI确实能让你在下午六点前写完今天的代码,但它拦不住你的产品经理在五点五十九分,给你提一个新的“紧急需求”吗?

我能告诉他,工具的进步,带来的往往不是工作的清闲,而是期望值的“水涨船高”吗?

AI辅助编程,无疑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程序员最强大的武器。但它究竟是能让我们“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”的和平号角,还是让我们在“内卷”的战场上,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冲锋号?

今天,老金就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话题。

阳光面:AI带来的效率革命,确实香!

在泼冷水之前,我们必须承认,AI辅助编程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。如果你还没用上,那你真的已经落后于时代了。

它至少在三个方面,把我们从繁重的“体力活”中解放了出来,让我们的大脑省了不少事:

  1. “体力活”的终结者: 像 JavaBean 的 get/set 方法、基础的单元测试、甚至是一整套符合RESTful风格的CRUD接口,这些过去占据我们大量时间的、低创造性的“样板代码”,现在完全可以一键生成。AI在干这些活的时候,不仅比我们快,甚至比我们更规范。
  2. “老马识途”般的导航仪: 当你面对一个屎山一样的遗留项目,或者一个全新的、文档不全的第三方库时,AI就是你最好的“导航仪”。选中一段看不懂的代码,问它“这段代码是干嘛的?”,它能给你一个清晰的解释。你想用某个功能,但忘了API怎么写,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下,它能直接给你代码片段。
  3. “同声传译”般的翻译官: AI正在成为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最优秀的“翻译官”。你可以用中文写一段注释,然后让AI帮你生成实现代码;你可以丢给它一个复杂的JSON结构,让它帮你生成对应的类定义;你甚至可以用大白话描述一个查询需求,让它帮你生成精准的SQL。

可以说,在“代码实现”这个环节,AI正在让我们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。

现实面:为什么我们可能依然无法告别996

既然效率已经指数级提升,那我们的工作时长,为什么没有相应地缩短呢?

因为问题的关键,从来就不在“代码写得快不快”上。这背后,是3个残酷的真相。

真相一:“水涨船高”的期望值

经济学里有个现象叫“杰文斯悖论”——对某种资源的使用效率越高,最终对该资源的总消耗量反而会越大。

这个悖论在软件行业同样适用。当你用AI一天能干完三天的活,老板和业务方不会让你从此“做一休二”,他们会给你派原本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活,并期望你三天内搞定。

AI提升了生产力的基线,但也同步拉高了所有人对“产出”的期望。你写得越快,业务的胃口就越大,最终,你只是用更短的时间,完成了更多的工作而已,总时长并没有改变。

真相二:瓶颈从“编码”转移到了“联调”和“排错”

AI能生成“正确”的代码,但它很难生成“健壮”和“优雅”的代码。

就像我上次在技术评审会上遇到的情况,AI生成的代码逻辑上没问题,但它不懂我们系统的“读写分离”架构原则,更不会考虑上游数据异常时的“防御性编程”。

结果就是,我们写代码的时间可能确实少了,但花在理解需求、联调接口、排查那些由AI引入的、更隐蔽的Bug上的时间,却可能不减反增。我们的工作模式,正在悄悄地从“编码996”,转向更令人头疼的“设计996”和“排错996”。

真相三:996的根源,从来就不是技术问题

这才是最核心、最本质的一点,也是最让人无奈的一点。

让我们扪心自问:我们之所以996,真的是因为我们写代码的速度太慢吗?

不,根本原因在于:不切实际的排期、混乱无序的需求变更、糟糕透顶的项目管理,以及那种“用战术上的勤奋,掩盖战略上的懒惰”的企业文化。

一个今天提需求、明天就要上线的项目,你用什么工具都得加班。一个连需求都想不清楚,一天改八遍方向的产品经理,你用什么AI都得抓狂。

只要这些“人”和“流程”的问题不解决,AI带来的效率提升,最终只会被这些管理上的“黑洞”所吞噬。AI能优化代码,但它优化不了组织。

结语:工具是杠杆,但握杆的是我们自己

说了这么多,我绝不是在唱衰AI。恰恰相反,我认为AI是我们这一代程序员,能遇到的最好、最强大的工具。

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工具的本质是“杠杆”,它能放大你的能力,但无法决定你的命运。

AI辅助编程,无法直接让我们告别996。但它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。我们可以利用AI节省下来的时间,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:

  • 去更深入地理解业务,而不仅仅是实现需求。
  • 去思考更优的架构设计,而不仅仅是堆砌功能。
  • 去学习新的知识,提升自己在那20%的、AI无法胜任的创造性工作上的核心竞争力。

AI时代,淘汰的不是会写代码的人,而是只会写代码的人。

真正的“反996”,从来不是寄希望于一个新工具的出现,而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“不可替代性”,让自己拥有对不合理的工作说“不”的底气。而AI,正是我们通往这条路的、最快的加速器。


好了,今天就和大家掰扯到这里。

对于这个话题,你的看法是什么?你觉得AI辅助编程,是让你工作更轻松了,还是让你“卷”得更厉害了?

欢迎在评论区和老金一起聊聊。

正文完
 0
技术老金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技术老金 于2025-08-01发表,共计2146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(没有评论)